近日,四川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公布首届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优秀论文及典型案例评选结果。我校辅导员米雪娇案例作品《解困—育人—成才—感恩:高校辅导员可以做什么?》在全省高校众多申报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典型案例二等奖。

据悉,首届评选活动由四川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办,旨在总结宣传推广全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进一步提升全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水平。本次评选活动共收到全省46所高校103件作品,经组织专家评审,确定典型案例获奖案例9个,其中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5个。
米雪娇老师的获奖案例以真实帮扶案例为原型,系统呈现我校“解困—育人—成才—感恩”的闭环育人链条。该案例通过记录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功考取研究生的成长轨迹,生动展现我校在精准资助、思想引领、学业帮扶、感恩教育等方面的创新实践。该案例兼具理论深度、情感温度与实践厚度,成为讲好资助育人故事的亮眼名片。
近年来,我校创新构建“1+1+4”资助育人工作体系:即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构建集“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于一体的全方位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相关工作经验获中国新闻网、四川教育发布等官方主流媒体报道。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深化资助工作内涵,从“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到“促进受助学生全面发展”,从“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型升级,以暖心举措书写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锦江答卷”。
学生工作处 供稿
编辑 彭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