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值此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将目光聚焦于学校坚守育人初心,躬耕教坛的老师们。他们承教育家精神守正创新,用匠心筑牢立德树人根基,让教育的薪火代代相传。其中不乏获“第五届四川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的省一流课程教学团队、“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团队、“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团队、省级思政教育名师工作室、获全国外语教学大赛一等奖的教学团队……他们以创新为笔,以坚守为墨,在教书育人的沃土上展现着锦江之姿,书写了一曲又一曲动人的育人之歌。现官微特推出【师者匠心筑梦 教师节特辑】,带大家走近这些可敬可爱的老师们,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团队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团队成员来自于智能建造学院。主讲老师为杨柳,团队成员有蒋玉飞、谢奇妙和龙泓宇。2019年,该课程被评选为“四川省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课程”;2021年,入选“四川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2025年,获“第五届四川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

目前,《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团队编写的住建部规划教材被近百所高校选用,已发行万余册;自建慕课上线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累计7万多次的点击量,始终保持满分好评;团队教师水平快速提升,获多项教学奖励,多次受邀在业内重要会议上做专题报告。

创新教学模式实现从 “学会” 到 “会用”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团队自组建以来,就以培养具备全生命周期工程经济分析能力、高阶应用能力与 “大工程观 + 经济管家担当” 职业价值观的应用型人才为核心己任。
面对建筑业绿色化、智能化、信息化转型对工程经济分析能力提出的新要求,他们直面传统教学中的全生命周期内容体系缺失、高阶应用能力断层、职业价值观塑造不足三大痛点,团队大胆创新,引入心理学中的具身认知理论,构建起“身体 - 环境 - 情感”协同的特色教学模式。他们深知,知识的传授不应是静态的灌输,而是动态的建构。通过活页化知识模块的重构与多模态资源的师生共建,团队不断动态完善全生命周期经济分析知识体系,让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鲜活生动,更贴合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与此同时,团队创新采用任务驱动的O-PIRAS六阶混合教学法,成功打通“在线学习空间 - 课堂实践环境 - 社会应用场所”的多通道感知路径。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了经济决策的具身应用能力,实现了从“学会”到“会用”的跨越,为培养适应行业转型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心往一处想 劲儿往一处使“把课上好”
课程建设的成功,离不开团队成员的紧密配合与无私奉献。智能建造学院特聘教授谭大璐作为团队的坚实后盾,始终引领着大家前行。她常说,上好课、夯实基本功是根本,更要走出去多交流、与时俱进。在她的带领下,团队成员齐心协力,一同琢磨编写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住建部“十三五”规划教材,还与四川大学、华侨大学携手共建慕课,并成功上线教育部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这些年,假期对于团队成员而言成了“奢侈品”。杨柳老师负责课程总体规划、教学大纲修订、混合式教学设计及教学资源建设;蒋玉飞、龙泓宇老师与杨柳老师一同担任课程主讲、优化教学设计,同时负责课程思政建设、产学研融合与实践教学等工作;谢奇妙老师则在教学方法改革和学情数据分析方面深耕细作,同时潜心指导学生社团。尽管身体疲惫,但大家始终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彼此鼓励、互相支持。
更难能可贵的是,最初,在开展这些课程建设工作时,后续一系列的课程评优和奖励机制都尚未启动,他们所做的一切,并非为了荣誉,而是源于 “把课上好” 这一最单纯、最真挚的育人初心。

让花开花 让树成树成为一个好老师
“当你埋下种子,默默耕耘,有一天它自己就开出了花来。”正是前期大量的积累与持续的改革优化,让《工程经济学》课程结出了累累硕果,也见证了学生们的成长与蜕变。
近五年来,基于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们的知识体系更趋完备融通,创新能力逐渐增强。他们积极参与行业协会课题,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4篇,其中不乏SCI论文,这在应用型高校本科生中实属难得。在学科竞赛领域,学生们同样表现亮眼,相关实践成果孵化出省级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3项。此外,在该教学团队的悉心指导下,学生参与完成多项工程实战项目,获教育部认可的学科竞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12项,学生高级应用能力得到明显提升,真正实现了“知识迭代 - 能力跃迁 - 价值内化”的良性教育生态。
“让花开花,让树成树。教育不是塑造,而是成全。所有的教改与创新,都是基于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他们在课程中更有自主性、参与性和获得感,成长为更契合行业实际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而不是流于形式,不是为了改而改。”团队老师说道:“我永远都记得2015年我毕业时,导师为我拨穗对我说:‘你肯定可以成为一个好老师。’十年一瞬,或许我还没有完全做到,但我会一直做下去。”
川大锦江学院的老师们用创新的教学理念、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卓越的育人成果,诠释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在教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想对您们说一声:在我们的漫漫求学路上,老师,谢谢您一直在!
相关链接:
【课程负责人】具有国家一级建造师、一级造价师、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四川省造价工程师协会新技术委员会委员;主持建设四川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工程经济学》,主持基于本课程教改成果的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数字造价时代工程造价专业信息化教学新模式研究与应用”,作为副主编出版住建部“十三五”规划教材《工程经济学》,主持建设慕课《工程经济学》并在“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上线;主持、主研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5项、科研项目2项,完成产学研课题4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 SCI 收录论文3篇。获四川省教工委“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教师能力大赛一等奖、优秀科研奖;指导学生获全国数字建筑创新应用大赛一等奖、第三届全国工程造价技能及创新竞赛一等奖、第二届四川省BIM建模竞赛一等奖。
【团队成员】主编和参编住建部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教材4部,发表中文核心及以上论文18篇(其中SCI一区1篇),建设完成了四川省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课程《工程经济学》、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四川省课程思政标杆院(系)、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等省部级教改课题11项;获学校教学成果特等奖、“最美教师团队”称号,带领学生参与国内外各类高水准竞赛,获优秀指导老师9项,指导学生社团获成都市“百佳社团”称号等。
敬请期待:【师者匠心筑梦 教师节特辑】将陆续推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团队、“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团队、省级思政教育名师工作室、获全国外语教学大赛一等奖的教学团队……的育人故事。
编辑 冯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