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人物∣江姐:在烈火中永生
2021/05/10
新闻来源:锦江学院
浏览次数:
字体:

图一

她,
一位年轻又伟大的女性
是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的革命烈士
也是坚贞不屈的巾帼英雄
她就是——江姐

江姐这一生短暂却壮烈
让我们翻开红色篇章
重温烽火记忆
了解江姐的一生

        1920
        江竹筠出生在四川省自流井(今自贡市)大安区大山铺镇江家湾一个农民家庭,家境贫困。


图三:江竹筠的出生地

        1932
        她进入三舅李义铭参与创办的重庆市私立孤儿院小学读书。一入学,江竹筠便读初小四年级,太向往读书的她用勤奋和刻苦获得了优异的成绩,第一学期就连跳三级,总分一直是全年级第一。在这里,她结识了一生的挚友、后来也成为中共党员的何理立。

图四: 江竹筠(右)与何理立

        1939
        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江竹筠考入中国公学附中读高中,认识了同学戴克宇(又名戴北辰,解放后曾任四川省妇联主任),两人在对敌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师范学校时,江竹筠在同学中威信很高,同学们称她为江姐。在生活中,她带动了许多同学共同进步,引起了组织对她的重视。经过戴克宇的介绍,江竹筠秘密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0
        江竹筠考入黄炎培创办的重庆中华职业学校,并成为中华职校和附近地下党组织的负责人。

        1941
        她从中华职校会计训练班毕业,担任了地下党重庆市新市区区委委员,负责组织学生运动、发展新党员。

        1943
        一直从事共产党秘密工作的江竹筠,接到了一项特殊任务——和中共重庆市第一委员彭咏梧同志结婚,假扮夫妻,目的是为彭咏梧提供身份掩护,并协助他做好党内工作。就这样,江姐成了彭太太。

图五:彭咏梧

        1944
        江竹筠在重庆《新华日报》营业部办事时被特务跟踪。为保证市委机构和彭咏梧的安全,川东地下党组织安排她从重庆撤离到成都。江竹筠改名为“江志炜”,她利用两个月时间补习完高中三年的全部功课顺利考入了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就读于植物病虫害系。
        她按照组织的要求以普通学生身份为掩护,做群众工作,并配合学校党组织壮大革命力量,在进步同学和中间同学之间,开展新的革命活动。

图六:江竹筠的入学登记表

        1945
        上半年,中共南方局和重庆市委批准彭咏梧与江竹筠正式结婚。江姐和彭咏梧在共同的生活和秘密工作中,感情一天天深厚,从革命战友变成了真正的夫妻。

        1946年4月
        江竹筠生下了一个孩子,名叫彭云。产后四十天,她便回校继续学习,也一如既往参加学校进步团体的活动。

        在川大学习了两年,1946年,为了协助彭咏梧搞好重庆市委的宣传和学生运动工作,组织上决定让江竹筠留在重庆。7月,江竹筠带着儿子回到重庆。江竹筠知道在重庆残酷的斗争中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完成在川大的学业也将会是一种奢望,她给川大的一位女同学写信,请求帮助办理休学一年,从那之后就中断了与川大的联系,也与成都,与母校,与同学们生离死别。

        她把用了两年的“江志炜”这个名字留在了川大的学生档案里,也留在了同学们的回忆中。

图七:江姐一家人合影

        1947
        中共重庆市委创办《挺进报》。《挺进报》是彭咏梧领导秘密印刷的市委机关报。江竹筠负责校对、整理、传送电讯稿以及邮寄转发投递工作。《挺进报》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就发展到1600多份,引起了敌人的极大恐慌。
        彭咏梧被任命为中共川东临时工作委员会委员兼下川东地委副书记,到川东领导开展武装斗争;江竹筠以川东临委及川东地委联络员的身份随夫奔赴武装斗争第一线。然而这个时候国民党特务已经展开了对共产党人的调查。

        1948
        1月16日凌晨,彭咏梧在与敌军交战中英勇牺牲,头颅被敌人割下挂在城门上示众。江姐强忍悲痛,很快找到党组织,并做了汇报。她没有哭,但嘴角却在微微抖动:这算不得什么,请转告上级,我请求留在老彭工作的地方,继续完成任务。

        6月14日,由于叛徒的出卖,江竹筠在万县法院附近被捕,被关押在渣滓洞。

        国民党军统特务在知道她是彭咏梧的妻子后特别重视,企图从她的口中打开破坏游击地区党组织的缺口。一个多月以来,一直没有中断对她的严刑审讯。江姐身材瘦弱,但是敌人的严刑拷打却异常残酷。坐老虎凳、竹签夹手,江竹筠却始终正气凛然,说出了激励几代人的一句话:“竹签是竹子做的,而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图八
        “我是10月份被抓进渣滓洞的,我们渣滓洞的人,江姐受刑最多,她是被竹签夹手指。”



图九
        “我们在放风的时候,江姐从门洞中把手指伸出来向我们招手,我们看到她的手指都肿了,江姐是女同志里面受刑比较明显的一个。”

        在狱中,江竹筠是一名有着崇高信仰,永不向敌人屈服的钢铁战士,可作为一名母亲,她对孩子无尽牵挂,深情厚爱。她在狱中用筷子磨成竹签做笔,用棉花灰制成墨水,写下了一封托孤遗书。
        1949
        11月14日,在重庆解放前16天,江姐被特务带走,江姐意识到这次可能是永别,临行前她仍旧安慰自己的战友:胜利在望……然后,她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电台岚垭。临刑前,她把千言万语凝结成两句响亮的口号:“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反动派!”

        江竹筠就义时,年仅29岁。还有二百多名共产党人也在重庆渣滓洞监狱被害。

        他们和江姐一起,牺牲在黎明之前。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们没有害怕 没有哭泣
他们目光坚定 大步向前
用自己的鲜血谱写出党的理想画卷

他们的形象 他们的精神
将永远烙印在我们心中
成为助推我们向前进的强大力量

信息综合:四川大学官微
CCTV国家记忆公众号
小编:李佳欣
美编:洪洪
编辑:王潇
版权所有©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返回顶部